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一,以艳丽多彩、特化程度极高的花及为数众多的微细种子而著称。全世界约有兰科植物 800 余属 2.75 万余种,广泛分布于两极和极干旱荒漠以外的各种陆地生态系统中,以热带地区分布最为集中。
我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有记载的中国兰科植物共计 200 属1,723 种,具有从原始到高级的一系列进化群。中国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在省级分布上,云南省约有兰科植物 1,150 种,是中国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省份,其次是广西有兰科植物约 460 种,以及西藏、四川、贵州、湖北、海南等地区,包含了中国 90% 以上的兰科植物。
竹叶兰属(Arundina)是兰科中为数不多的一类杂草类兰花,即长得像竹叶一样的兰花,在英文里也称为“bamboo orchid”。它们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 80 厘米,常成片丛生,茎干圆柱形,叶片修长、具明显的叶鞘,如细竹竿状,因故得名。
目前,竹叶兰属只包括一个种,即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其拉丁学名也反映了上述特征:属名 Arundo 意为“芦苇”,指其茎秆节间延长形似芦,种加词 graminifolia 指其叶片长披针形像禾草。这是 1910 年由植物学家首次命名发表的兰科物种。
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
竹叶兰属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见于西南、东南沿海等地,生于海拔 400-2800 米的草坡、溪谷旁、灌丛下或林中。由于分布广泛、生境多样,竹叶兰属的植株呈现出不同的变异个体,花色有粉红、紫色或白色,叶片有细条形,叶片内卷呈蕨类或苏铁等幼叶之模样,因此曾被命名为不同的种或变形,物种异名多达 21 个。然而,大部分植物学家认为这些变异均为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态型,可以合并为一个种,我国植物学家也认为该属是一个单型属,只包括竹叶兰一个种。
竹叶兰野外生境
竹叶兰的花形态解剖特征,示合蕊柱和花粉团形态
在野外,如果只看枝叶,很难把一丛茂密杂草与高贵典雅的兰花联系起来。不过,当有幸看到竹叶兰开花时,就会忍不住惊讶:一蓬杂草竟然也可以开出如此美丽大方、圣洁典雅的兰花!紫红色的唇瓣衬着洁白的花瓣,犹如有点绛唇般娇艳夺目,令人过目不忘。叶丛中高高挺出的花序,如桅杆一样,把一朵朵花型端正、花色娇艳的兰花,相继托举在叶丛之上,清新典雅,随风起舞。
在野外,竹叶兰的花期集中在每年的 9 ~ 11 月,1 ~ 4 月也有零星开放。栽培条件下,竹叶兰的花期延续较长,几乎全年开放,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
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
在我国,竹叶兰是一种传统的傣药植物,被列为《西双版纳傣药志》中最常用的 72 种傣药之一。在傣语中,被称为“文尚海”,因其全株用药,具调补气血、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利湿功效,又被称作傣药中的“百样解”,即包治百病的意思。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竹叶兰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等活性,能用于研制抗抑郁症新药,值得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
在我国,竹叶兰是一种传统的傣药植物,被列为《西双版纳傣药志》中最常用的 72 种傣药之一。在傣语中,被称为“文尚海”,因其全株用药,具调补气血、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利湿功效,又被称作傣药中的“百样解”,即包治百病的意思。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竹叶兰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烟草花叶病毒等活性,能用于研制抗抑郁症新药,值得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利用。
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
除了我国南方地区外,竹叶兰在尼泊尔、印度和塔希提岛等 14 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然而近来研究发现,竹叶兰野生资源在上述原产地正逐渐减少,在野外很难觅其芳踪。但在新世界和旧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诸如美洲中部、南部以及太平洋诸岛,作为外来物种的竹叶兰已完全适应当地环境,在当地发展成颇具优势的归化种,甚至可能成为具有潜伏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因此,如何在原产地做好竹叶兰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从美洲各地的逃逸生长态势来看,竹叶兰在原产地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可能是人为干扰活动的加剧及栖息地的破坏。所以,还竹叶兰一片自由生长的空间,是该种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首要条件。同时,还应加强竹叶兰的人工繁育、品种选育,为竹叶兰在园艺观赏和药用资源利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并在完善栽培条件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展迁地和就地保护。
竹叶兰 Arundina graminifolia